
克莱尔·特雷弗 (1910) Claire Trevor
克莱尔·特雷弗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的本森赫斯特,原名克莱尔·文林格。她是第五大道商人裁缝诺埃尔·文林格和他的贝尔法斯特出生的妻子贝蒂唯一的孩子。诺埃尔是一位来自巴黎的法国移民,在大萧条时期失去了生意。年轻的克莱尔在11岁时对表演产生了兴趣。她在纽约州韦斯切斯特县的马马罗内克上高中。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上课后,她在纽约的美国戏剧艺术学院度过了六个月。她的成人表演经验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几场常备剧表演;1930年,她与罗伯特·亨德森的剧团在密歇根州安阿伯合作演出。同年,她在20岁时与华纳兄弟公司签约。离她家不远的地方是布鲁克林的Vitagraph Studios,这是早期有声电影工作室中最好的一家,于1925年被华纳兄弟收购并成为Vitaphone。特雷弗在1926年至1930年期间出演了工作室出品的近2000部短片中的几部。然后,她被派往西部,与其他合同演员在圣路易斯进行十周的常备剧演出。1931年,她在长岛南安普顿与汉普顿剧团一起演出夏季常备剧。最后,她于1932年在百老汇首次登台演出《黑暗中吹口哨》。
特雷弗转向银幕,首次出演西部片《原始生活》(1933)。当年她还有三部电影(其中一部是西部片),在整个1930年代共出演六部或更多电影。尽管她被定型为扮演手枪女和世界硬汉角色, 她在这些早期电影中展示了她已经相当多样化的表演,常常扮演成熟能干的职业女性以及"阴暗"女士。她的脸上透露出失望的噘嘴脆弱感,加上那微微带有纽约口音却带着些许哭腔的著名声音,当情绪高涨时会透露出一个不同寻常且敏感的表演者。她的许多早期电影是"B"级粗制片,但她曾多次与斯宾塞·特雷西合作,尤其是在《但丁的地狱》(1935)中。
好莱坞终于注意到了她的才华,因为她因在《死胡同》(1937)中的出色表演(饰演被贫困迫使卖淫的贫民窟女孩,与亨弗莱·鲍嘉演对手戏)而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。同年,她与爱德华·G·罗宾逊共同出演了广播剧《大城》,随后与他和鲍嘉再次合作,出演略显滑稽但富有娱乐性的《神奇的克里特豪斯医生》(1938)。导演约翰·福特将她选入他的第一部大型有声西部影片《驿马车》(1939),这部电影让约翰·韦恩成为明星。她在被踢到台下的舞厅女郎“达拉斯”这一角色中充分展示了她将角色复杂化的所有能力,这是早期女性角色中的一个伟大角色。她与韦恩电光火石般的对戏,他们在职业生涯中共合作了三部电影。
1940年代,特雷弗开始出现在将她推上真正明星地位的类型片中:"黑色电影"。她以在《机会街》(1942)中扮演凶手露丝·迪伦,与伯吉斯·梅雷迪斯对戏,揭开了大幕。她同样令人信服地饰演了菲利普·马洛电影《甜姐儿凶杀案》(1944)中更复杂但两面三刀的格雷尔夫人。然而,她在《虎豹》(1948)中的表现截然不同且非常出色,饰演了一个过气、绝望酗酒的前夜总会歌手和女警盖·道恩,并因此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,再次与鲍嘉和罗宾逊合作。她那可怜的演唱悲歌《呻吟低声》的表演令人难忘,她为这种角色带来了更多的层次感。这一表现展现了她非凡的才华。还有更多质量上乘的电影和50年代的额外奥斯卡提名,包括《高度与强度》(1954),但她也在舞台和电视上进行着工作。
她对现场电视充满热情,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几档著名节目中亮相。她在NBC的《道兹沃思》(1956)中扮演弗雷德里克·马区的轻率妻子,因而赢得了最佳现场电视表演女演员艾美奖。她在电影、舞台和电视角色之间交替进行事业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她轻松过渡到"尊贵贵妇" 和母亲的角色,其中一个最不寻常的角色是1959年的《玛·巴克与她的儿子》中饰演的杀手玛·巴克。她的最后一个电影角色是在1982年的《吻我再见》中饰演莎莉·菲尔德的母亲。
特雷弗与她的第三任丈夫,制片人米尔顿·H.·布伦长期居住在加州新港海滩这一高级住宅区。她最终从影院退休后,他们返回了那里。然而,她仍对舞台工作保持积极的兴趣,并与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艺术学院联系在一起。她和她的丈夫捐赠了约1000万美元以促进视觉和表演艺术的发展(包括三项捐赠教职席位)。她于2000年4月去世,享年90岁。大学将该学校重新命名为克莱尔·特雷弗艺术学院。她在UCI校园的影响不仅仅是精神性的。她将她的奥斯卡和艾美奖捐赠给了UCI;它们都展示在以她名字命名的校园剧院的艺术广场。